News Information
新闻内页
【技术专题】微酸性电解水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1.01.20

消毒(disinfection)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一切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目前消毒剂的种类非常多,根据有效成分进行分类可分为:

              1.含氯消毒剂,比如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

              2.含碘消毒剂,比如碘酊、碘伏、碘酸等; 

              3.氧化剂类消毒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高锰酸钾;

              4.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2%戊二醛等。


另外还有酚类、醇类、碱类、酸类等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可满足不同场景的杀菌需要



随着疫情的爆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食品理化指标的合格,生产环境的安全也备受重视。


目前常用的食品消毒剂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些消毒剂存在一定的刺激性、毒性,长期接触对人体会有损伤,有些消毒剂则容易残留,引起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研制安全、高效的消毒剂是食品行业的迫切需要。

01
杀菌机制和特点


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 SAEW)又称微酸性次氯酸水,微酸性氧化电位水。

微酸性电解水是将2~6%的稀盐酸进行电解,pH值在5.0~6.5,有效氯素(HClO)浓度在10-30ppm,杀菌作用高,无色无臭的电解水。在食品领域中,与现行被普遍使用的次氯酸钠或酒精的杀菌剂相较,更能确保安全性,具有降低成本及减轻环境负荷的特征。


相较于次氯酸钠或酒精,微酸性电解水有以下几个特征:不会引起食品中氯素(Cl2)残留的问题、不需再以清水冲洗而有节水效果  、也不需过度担心错误的操作使用。因为安全性高,不需要在意是否误食或不小心接触到眼睛。也不像次氯酸钠一样需要稀释而把浓度弄得乱七八糟。


02
微酸性电解水的应用


自1966年发明微酸性电解水以来,微酸性电解水已经成为日本与欧美地区的常用杀菌消毒方案,应用范围囊括医疗、农业、食品、社会服务等众多领域,是颇有应用前景的消毒产品。


微酸性电解水以其高效、安全的性质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对多种细菌、病毒甚至芽孢等都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实验数据显示,微酸性电解水对常见的细菌、病毒等在30s-1min的时间内即达到灭菌要求,效果要远高于75%浓度的酒精;其对芽孢的杀灭效果更加显著,在同样条件下,微酸性电解水所需的浓度仅为次氯酸钠溶液的五分之一,杀菌时间仅为次氯酸钠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

03
餐饮行业效果显著

随着餐饮业及中央厨房配送产业的兴起,对频繁使用的食品接触材料的洁净度要求也更高。研究显示,微酸性电解水对餐具的除菌效果可达96.8%,其效果比普通洗碗机高50.6%,能够显著的提高餐饮配送业的卫生安全指标


微酸性电解水能有效抑制或杀灭果蔬表面的病原性微生物,防止微生物活动导致的腐败发生;微酸性电解水通过抑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酶系的活性,从而降低组织代谢活动,来延长果蔬类的保鲜期,因此微酸性电解水还可以作为优质的果蔬保鲜剂。